养生书籍

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八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1 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

| 查看详细

六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七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之化源;其浊者···

| 查看详细

五脏之间的关系——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六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的。但是,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已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

| 查看详细

气奇恒之腑——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五

    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三焦——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四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由于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不够明确,《难经》在《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中又提出“有名而无形”之说,因而引起了后世的争论,但对三焦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一致的,认为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通行水道。在形态方面,目前部分学者认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大,···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膀胱——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三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大肠——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二

    大肠亦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即接上传下之意···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胃——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一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的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1 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小肠——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十

小肠,是—个相当长的管道器管,位于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故与心相为表里。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 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是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

| 查看详细

藏象之六腑:胆——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九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别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四脏,布散于全身;其浊者(糟粕)下传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则经三···

| 查看详细

常用中药过敏反应

中药倘若服用不当也会发生某些不良反应,需细心加以识别。三七:瘙痒、畏寒、发热、麻疹样丘疹。天麻:瘙痒、药疹、四肢隐疹、高热、面肿。丹参:瘙痒、四肢隐疹、高热、面肿。甘草:水肿、胸闷、哮喘。川断:红色斑块、奇痒、具灼热感。青蒿:丘疹、红斑、奇痒。百合:心悸、面色潮红、全身蚁行感。地龙:荨麻疹、恶心呕吐、水样便。黎芦:胸脘···

| 查看详细

藏象之五脏:肾——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八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

| 查看详细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