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籍

正确煎煮中药,疗效才有保障
作者:admin 日期:2016-06-05 12:16:05 点击:671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的历史悠久,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近代随着西医的进入和道医人才的流失,中医药暗淡不少。


如何煎好中药呢?

首先,煎药器皿的选择,**陶瓷或砂罐,次选不锈钢和搪瓷制品,忌用铁锅,铝锅,因其含金属离子容易与中药的某些成分如鞣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影响药物的疗效。



其次,煎药用水,一般用自来水即可,经济条件好的可以用纯净水或矿泉水。

*后,药物的煎煮方法:



1

浸泡



将药物置于煎药器皿中,加水至完全淹没药物且高出2-3cm,放置30分钟左右。这样做的原因是使水完全渗入药物的细胞内,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2

煎煮



中途适当搅拌,防止粘锅。通常一剂药煎煮2-3次,解表药首次煎煮15-20分钟,次煎10-15分钟;一般药首煎20-25分钟,次煎15-20分钟;滋补药首煎30-35分钟,次煎20-25分钟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在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现介绍如下:



3

先煎



就是将单味或多味药物较其它药物先进行煎煮。这类药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药物,如磁石,龟甲等;有些需要改变药物的作用以适应临床要求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用于清内热或体虚之人的缓泻。还有些有毒药物,需要延长煎煮时间以减轻毒性的如川乌,附子等需熬煮至无麻舌感;



4

后下



就是在大多数药物即将煎煮好再加入煎煮5-10分钟即可。这类药物大多质地轻薄含挥发性成分,气味多芳香辛烈,易挥发,不耐久煎如薄荷、麻黄、砂仁等,大多为解表药和芳香化湿药;大黄、番泻叶久煎泻下力减弱,若取泻下作用则后下或开水泡服。



5

包煎



就是将药物包在布或纱布中再和其它药物一起煎煮,这类药包括花粉、细小种子、细粉类及含绒毛的药物,如蒲黄、车前子、葶苈子、旋复花等,包煎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防止粘锅糊化以及减少对咽喉的刺激。



6

冲服



用煎煮的药液或开水冲服,适用于入水即化或本身就是液体的药物,如芒硝、蜂蜜等;或价格比较昂贵的药物如牛黄,麝香等;或不耐热或不能加热的药物如朱砂,雄黄等。



7

另煎



就是将药物单独煎煮后兑入药液中,适用于价格比较昂贵的药物,如人参、虫草等。



8

烊化



一些胶类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或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就需要另行用小火慢慢使其熔化或用热水熔化再兑入药液,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



9

滤过药液



      在生活中,我发现许多人在煎服中药的时候是煎一次服一次,下次服药的时候又加水再煎煮,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次煎煮的时候有效成分煎出50-70%,第二次煎煮的时候有效成分煎出只有20-30%,第3次就只有10%左右,如果这样服药,则药物的浓度越来越低,到*后就没有效果了。

       所以正确的服法是一副药按上述方法煎煮2-3次,将几次的药液合并压榨药渣的药液混合均匀,然后按医嘱平均分成3-6份,每次服一份。

正确熬药,正确服药,很重要。



本文地址:/list_8/40.html 转载请说明出处!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