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籍

藏象概述——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三
作者:admin 日期:2016-06-09 21:23:36 点击:669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因此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讨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形体官窍等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内脏的关系。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生理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指脏腑的具体形态,又具外在表现之义,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所有可见的或可感知的外在表现,同时具有取象思维之特点,即以五行之物的特性作为脏腑功能的法象,用推演络绎法将自然界的一些事物、现象与人体的脏腑相联系,如此则构建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本文地址:/list_8/41.html 转载请说明出处!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