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之肝经——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三十七
一、经脉循行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二、主要病候
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左右各14穴,共28穴) 定位、主治
1.大敦(LR1) 井穴
[定位] 在足大趾外侧端,趾甲角旁0.1寸处。
[主治] 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癫痫。
2.行间(LR2) 荥穴
[定位] 在足背第1、2趾间缝纹端处。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中风。
3.太冲(LR3) 榆穴;原穴
[定位] 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喎,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4.中封(LR4) 经穴
[定位] 在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处。
[主治] 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内踝肿痛。
5.蠡沟 (LR5) 络穴
[定位] 在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
6.中都(LB6) 郑穴
[定位] 在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 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
7.膝关(LR7)
[定位] 在胫骨内上髁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处。
[主治] 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8.曲泉(LR8) 合穴
[定位] 屈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
[主治] 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痒,膝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
9.阴包 (LR9)
[定位] 在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
[主治] 腹痛,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10.足五里 (LRl0)
[定位] 在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3寸处。
[主治] 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瘰疬。
11.阴廉 (LR11)
[定位] 在气冲穴下2寸,腹股沟内,长收肌外缘处。
[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小腹痛。
12.急脉 (LR12)
[定位] 在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动脉搏动处。
[主治] 疝气,小腹痛,阴挺。
13.章门 (LR13) 脾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定位] 在第11肋游离端下方。
[主治] 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14.期门 (LBl4) 肝募穴
[定位] 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 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