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籍

经络之脾经——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二十九
作者:admin 日期:2016-07-30 21:03:45 点击:651


blob.png

一、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二、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左右各21穴,共42穴) 定位、主治

1.隐白 (SPl)  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角旁O.1寸处。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

 2.大都 (SP2)    荥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腹胀,胃痛,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热病汗不出,体重肢肿,心痛,心烦。

3.太白 (SP3)    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

4.公孙(SP4)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足痛,足肿,脚气。

5.商丘 (SP5)    经穴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饮食不化,黄疸,倦怠嗜卧,癫狂,小儿癫痫,咳嗽,足踝痛,痔疾。

6.三阴交 (SP6)   肝脾肾三经交会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躁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赤白带下,阴挺,产后血晕,滞产,不孕,阳痿,遗精,遗尿,疝气,小便不利,失眠,下肢瘘痹,脚气。

7.漏谷 (SP7)

[定位]在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缘后方

    [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腿膝厥冷,足踝肿痛。

    8.地机 (SP8)  郄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9.阴陵泉 (SP9)  合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

    [主治] 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尿失禁,茎中痛,遗精,妇人阴痛,膝痛,

   黄疽。

    10.血海  (SPlO)

    [定位]  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处。简易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呈45‘斜置按下,当拇指尖下即是本穴。对侧取法仿此,以右手掌心按患者左膝取之。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瘾疹,湿疹,丹毒,皮肤瘙痒,小便淋涩,股内侧痛。

11.箕门  (SP11)

    [定位],  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与冲门穴的连线上,当血海穴上6寸处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12,冲门  (SPl2)

    [定位]  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处

    [主治l  腹痛,疝气,痔疾,崩漏,带下。

    13.府舍  (SPl3)

    [定位]  在冲门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  腹痛,疝气,腹满积聚,霍乱吐泻。

    14.腹结 (SPl4)

    [定位]  在大横穴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  腹痛,腹泻,大便秘结。

    15.大横(SPl5)

    [定位]  在脐中(神阙穴)旁开4寸处。

    [主治]  腹痛,腹泻,大便秘结。

    16.腹哀  (SPl6)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  腹痛,便秘,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17.食窦  (SPl7)

[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5肋间隙处。

    [主治]  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

    18.天溪 (SPl8)

    [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4肋间隙处。

    [主治]  胸痛,咳嗽,乳痈,乳少。

    19.胸乡 (SPl9)

    [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3肋间隙处。

    [主治]  胸胁胀痛。

    20.周荣(SP20)

    [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2肋间隙处。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胁痛。

    21.大包(SP21)  脾之大络

    [定位]  在胸胁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  胸胁胀满,咳嗽,气喘,胁肋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本文地址:/list_8/82.html 转载请说明出处!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