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异常与否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冬应寒而暖,或夏应热而寒等,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此时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侵人发病。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主要是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而言的。若气候剧变,正气充盛者则可自我调节而不病,正气虚弱之人则可发病;气候正常,个体正气不足,仍可发病,这时对于病人而言,六气即成为致病邪气,所致病证也属六淫致病范畴。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由于六淫病邪均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又称之为“时令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对性,故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
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着)痹也。”
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正确的途径。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其致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乃是机体内在的某些病理状态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又称其为“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等。有关这些内生的病理过程,将在“内生五邪”病机中予以介绍。
版权所有: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豫ICP备17002559号-1